上海临港2024年实现营业收入111.03亿元,同比增长57.17%,但净利润增速明显滞后,同比增长3.07%。
2.公司下属园区企业营收规模超过9,832.03亿元,同比增长约13.25%,但资产效率待提升。
3.金融赋能方面,上海临港综合融资成本降至2.92%,但市值管理仍需加强。
4.尽管公司多维度推进市值管理工作,但市场表现并未完全反映其内在价值,需进一步优化市值管理体系。
2025年4月11日,上海临港发布2024年年报,公司实现营业收入111.03亿元,同比增长57.17%;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为10.97亿元,同比增长3.07%;扣非净利润为9.96亿元,同比增长32.25%。尽管营收大幅增长,但净利润增速明显滞后,显示出公司在成本控制和盈利能力方面仍存在挑战。
2024年,上海临港的营业收入突破111亿元,同比增长57.17%,创下历史新高。这一增长主要得益于公司在招商引资、产业培育等方面的积极努力,尤其是在集成电路、生物医药、人工智能等先导产业的布局。然而,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仅为10.97亿元,同比增长3.07%,增速远低于营收增长。扣非净利润虽然同比增长32.25%,但绝对值仍低于10亿元,显示出公司在非经常性损益方面的依赖。
净利润增速滞后的原因可能在于成本控制不力。尽管公司毛利润达到50.07亿元,但具体增幅未在数据中直接体现,表明公司在成本管理上仍有提升空间。此外,公司在报告期内新开工面积约76.8万平方米,竣工面积约86.5万平方米,这些项目的建设和运营成本可能对净利润产生了较大压力。
上海临港下属园区企业营收规模超过9,832.03亿元,同比增长约13.25%;固定资产投资总额达到205.89亿元,显示出园区经济的强劲增长。公司在临港新片区大飞机产业园集聚了广联航空、龙兴航电等一批链上企业,推动航空产业高质量融合发展。此外,公司围绕长三角G60科创走廊,强化产业链上下游企业的集聚,提升产业上下游核心凝聚力,赋能产业龙头企业。
然而,公司在资产效率方面仍有待提升。欧博体育下载截至报告期末,公司总资产为833.89亿元,同比增长2.48%;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资产为191.36亿元,同比增长2.34%。尽管资产规模持续扩大,但资产增速远低于营收增速,表明公司在资产利用效率上存在不足。此外,公司在报告期内通过REITs等资本工具提升资产效益,但具体效果尚未完全显现。
上海临港在金融赋能方面取得了显著成效,综合融资成本降至2.92%,显示出公司在资金管理上的高效运作。公司通过多种融资模式,持续增强主体融资能力,推动“科技-产业-金融”良性赋能循环。此外,公司在ESG建设方面也取得了显著进展,连续两年荣登“中国ESG上市公司先锋100榜单”,并获评上海报业集团评价的界面金勋章“年度ESG信息披露奖”。
然而,公司在市值管理方面仍需加强。尽管公司多维度推进市值管理工作,但市场表现并未完全反映其内在价值。公司在报告期内拟每10股派发现金红利2元(含税),合计派发现金红利约5.04亿元,但这一分红力度相对较低,可能难以吸引更多投资者。此外,公司在投资者沟通及分红回报方面仍有提升空间,需进一步优化市值管理体系,提升市场认可度。
总体来看,上海临港在2024年取得了显著的营收增长和业务拓展,但在净利润增速、资产效率和市值管理方面仍面临挑战。公司需进一步优化成本控制、提升资产利用效率,并加强市值管理,以实现更高质量的发展。